目前分類:臨床問題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因為健保設計的遊戲規則,醫界成了「大者全拿」,在財團法人醫院軍備競賽和壯大中,中小醫院卻像被屠殺一樣,一間一間倒下。

 

健保推行了十多年,如同制定健保政策的公衛學者預期的一樣,醫生的薪水有了明顯的降幅,差不多是比高階主管高一些些的薪水。

 

差別是沒有股票、沒有配息、沒有退休金。

 

另一個差別是,他們的的工時更長,處理的是一個又一個的生命,睡眠時間不穩定,犯錯可能因為業務過失致殘或致死被起訴。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急診工作,接觸到的病人一半是老人家。

 

說真的,我不是個孝順的孩子。 (我懷疑哪個醫生是)

 

在老家的爺爺,雖然常常想說有時間要回去看他一下,但扣掉上班的日子,還有不少的課要上,生了小baby之後,總之就是藉口加上理由,很少回老家看他。

 

在醫院工作的我,卻很能夠體會,台灣社會老人家的寂寞。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等到穿上了白袍,行醫卻變得難以想像的複雜


不只是單純的救人,還要想怎麼救人才做得久?怎麼救人才不會被告?

 

12個小時的忙碌工作,當喝水、吃飯或是上廁所都有壓力,很難做得久,也很難救得久。

 

12個小時的忙碌工作,很難滴水不漏,就像穿過槍林彈雨能夠生還一樣,每一天都是奇蹟,不被告也是奇蹟,一切都要感謝上帝:「謝上帝今天沒有讓我被告!」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孩子們‧為什麼不要你們當醫生

孩子們‧為什麼不要你們當護士

孩子們‧為什麼醫療會崩壞

 

我開始想類似XX一百問,書寫回答上面的內容。

 

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一直想當個醫生。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某天偷聽外科某位省話一哥的主治醫師病情解釋

外科醫師:"現在情況嚴重, 是腦出血, 意識不好..."

家屬面色凝重的問:"那最壞的情況會怎樣?"

外科醫師:"會死"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著監測器,再次嘆息……

 

人是唯一知道終點就是死亡還可以繼續前進的族類。記得有人這麼說。

 

今天,每次加護病房會客的時候,雖然只是平平淡淡的說著不太樂觀,但是每一次開口,就是斷線的淚珠,再嚴重的預期,都已經無法說出口

 

護士小姐說:今天怎麼走過來就嘆氣。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知道你們下一次互道晚安,是甚麼時候嗎?

每當城市黎明將起,在醫院裡的醫療人員即將度過他們最感到疲倦的時刻候,在與白班人員交接前,就常常是救護車疾停在門口的時刻…。

因為這時候他們打好領帶正準備要出們的孩子,發現門口應該已經去晨跑或是練外丹功的老先生老奶奶的鞋子依舊在那,轉身敲開父母親的房門…。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晚上快下班前,門口推進來一個孱弱的老先生,消防局的EMT大哥說是血壓低合併意識改變。

約莫七旬的他大概有將近160公分高,但是觸手可及的骨頭,乾癟的小腹,我再注意看了一下,我發現他的臉怎麼就是有那麼一點蠟黃,訥訥的不開口說一句話,只是張著眼糾著天花板看,經驗豐富的護理師韓德已經開始抽血打上點滴,我對著門口叫喚家屬,外傭第一個走了進來…。

“有沒有解黑大便?有沒有肝的問題?有沒有糖尿病?”隨著我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拋出,兒子望著我遲疑了一下,接著轉頭去問外傭。

問了幾分鐘的病史,老先生的兒子彷彿就是路人甲一樣一問三不知,通通都是透過外傭轉述。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There are 2 kinds of placebo
one for the patient, and the other for the doctor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獸 展信平安



今天的事也同樣讓人有點傷感,昨天一個阿婆住進我的病房,粉紅色最小件的病人服罩在老太太窄小的身子上,蜷曲的上半身刻畫著歲月的痕跡,講話的時候,嘴巴裡的假牙還會喀啦喀啦的發出聲響,所以每次我都聽不太懂婆婆在說些甚麼…。

“啊?”我皺著眉,氣喘噓噓的她露出和藹的微笑,就像森林裡的掛滿紋路的老樹突然開了花,看著她摸摸胸口,接著又舉著瘦弱的手在空中揮舞,接著又停下來,歉然的笑一笑。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十三點一刻的神經外科九號手術房
一個腦溢血的病人

我站在高台上 俯視那呼之欲出的思念
無法言語的婦人 在加護病房裡 手術台上
都是靜默不語的眼神 直至此刻
搏動的腦迴在人工腦膜的覆蓋下溢散出奔淚的思念
無法言語的死結 如老樹盤根般包覆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於是成為了一種痛苦的消費經驗。




主要的原因是從小我們被抱進醫院,發燙的雙頰又頭暈的你,粉撲撲的俏臉還在强褓之中張望著一個陌生冰冷的環境,媽媽會說:”等下帶你去麥當勞…。”

然後你心裡會想:”等下要遭秧了。”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第一層的兔寶寶裝  有人說像水電工!!!

92年SARS的時候  實習的醫院因為安全考量  不讓實習醫師上第一線  也讓我們的隔離衣初體驗延到今天
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穿得像是亞利安星球人一樣

讓我忍不住頻頻按下快門  ...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病人為四歲黑人女童,由母親帶來求診

主訴自一歲起每逢乾季及全身包括頭皮就成現脫屑性極度搔癢病灶,求診時小女孩仍在不停搔抓,皮膚呈現極為乾燥的脫屑性界線明顯的斑塊(如圖),分佈範圍包括頭皮、臉頰及足底在內的全身性廣泛病灶,足部並有乾裂形成的傷口

由於病人對自己過去的用藥史並不知悉,只表示多次求診均無改善,每逢乾季發作,於就診時已藉聖多美當地乾季末尾轉為雨季的時令

討論
1. 體癬 界線明顯,但是沒有明顯的進行性病灶表現,而且體癬理應是溼季高溼度時較好發,再者當地一般科醫師看到此種表現通常都會使用抗黴菌治療,但是患者自訴無效,且雨季來臨時會改善,因此傾向捨去本dd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患者為三歲黑人女性,於三個月前由母親陪同前來求診,右側小腿出現膿包狀丘疹合併深色瘢,一開始用口服紅黴素及局部Neomycin治療,由於效果並不顯著,轉求診於一位埃及皮膚科醫生也採用同樣的療程,因此女童又由母親帶來門診,此時在右腳上可以看到有Crust和角化的慢性變化,而左腳也出現了新的病灶(如圖3),由於懷疑是溼疹,因此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合併ZnO藥膏處理,並請母親於下禮拜回診。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患者主要是集中在2個月到8個月大的嬰兒,主訴臉部和驅幹以及鼠蹊部出現脫色斑,並且有單純性脫屑性糠疹病灶,有些微的搔抓,由於目前搜尋到的資料顯示是一種民間俗名為”蟲斑”的疾病,可能的成因並不是因為寄生蟲,而是營養成份不足所致,因此我都會詢問母親哺乳的情況,可是通常的回答是哺乳情況良好

因此我都會請母親加強營養,如果有奶水不足的母親就建議合併喝牛乳奶粉,並且加上綜合維他命,或是服用紅蘿蔔和檸檬水,不過偶爾還是會看到再次回診的母親,因此我覺得這樣的治療似乎收效不大
相關閱讀~你診斷得出來"蟲斑"嗎?>




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